随着幕墙行业的飞快发展,建筑师对建筑物的外观效果和使用功能的要求都越来越高,形式多样的幕墙外遮阳设施也逐步进入了人们的眼帘。但是,目前已有的大多数幕墙外遮阳设施更多的是在外观效果方面的设计,而对于其它使用功能,则仍停留在仅具有遮阳功能,以及不会影响室内采光方面。
面对外遮阳设施成为建筑,特别是幕墙外装饰的主体元素的现状,使其如何满足在不同光线条件下对室内采光进行增强与减弱、拥有室外夜景照明效果、以及在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进行幕墙外日常清洗与维护,是目前建筑师,特别是幕墙设计师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遮阳格栅系统,其构造独立,易于日常清洗与维护,既可满足室内采光与遮阳要求,又可实现室外夜景照明功能,是可以与玻璃幕墙系统相融合统一的一种建筑外装饰系统。
一种智能遮阳格栅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若干格栅板块单元体排列形成的格栅板块系统,格栅板块单元体通过格栅板块支撑系统与支座系统相固定,支座系统穿过玻璃幕墙系统与位于玻璃幕墙系统内侧的建筑主体结构相固定,格栅板块系统与玻璃幕墙系统互相无连接而结构各自独立,格栅板块系统最上面的格栅板块单元体顶部外檐安装有夜景照明设备,夜景照明设备照射的光线自下向上投射来实现夜景照明效果。
1、本发明遮阳格栅系统结构、功能独立,从建筑幕墙的玻璃幕墙系统中完全独立分离出来,但两者互不影响,如本发明遮阳格栅系统的传力不会影响玻璃幕墙系统的受力。
2、本发明遮阳格栅系统与玻璃幕墙系统之间保持的最小距离应满足1.2m,从而有效保证了两者各自独立的日常清洗与维护。
3、本发明采用电动方式调节格栅片仰俯角度,既可满足不同光线条件下的室内采光与遮阳要求,又可保证室外的整体感官效果以及夜景灯光下的建筑整体效果。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智能遮阳格栅系统包括若干格栅板块单元体30排列形成的格栅板块系统,格栅板块单元体30通过格栅板块支撑系统40与支座系统10相固定,支座系统10穿过玻璃幕墙系统20与位于玻璃幕墙系统20内侧(玻璃幕墙系统20朝向室内的一侧)的建筑主体结构90(如楼板)相固定,格栅板块系统与玻璃幕墙系统20互相无连接而结构各自独立,格栅板块系统最上面的格栅板块单元体30顶部外檐安装有夜景照明设备50,夜景照明设备50照射的光线自下向上投射来实现夜景照明效果。
如图,在实际设计中,格栅板块单元体30包括由格栅底横梁(公横梁)32、格栅顶横梁(母横梁)33、格栅立柱37相连接构成的单元体框架,两边的格栅立柱37之间从上到下平行安装有若干格栅片组件,其中:格栅片组件包括通长的格栅片31,格栅片31两端的敞口经由格栅封堵板39封堵住成为一个整体,格栅片31通过格栅片固定螺钉38与格栅封堵板39相固定,相邻两个格栅板块单元体30上的格栅片组件的格栅封堵板39与电动转动装置61的转动轴相连接,封堵板连接件35的一端与电动转动装置61的非转动部连接而另一端与格栅立柱37相固定,以使电动转动装置61带动其两侧的格栅板块单元体30上的格栅片组件同步转动,也就是说,位于同一高度的各电动转动装置61可被同步控制,从而带动同一高度的所有格栅片组件进行向上/向下的同步转动动作,合理改变格栅片31的仰俯角度,以满足不同光照条件下的遮阳、采光要求,同时满足整体外装饰效果要求。
在本发明中,电动转动装置61包括转动部(转动轴)和非转动部,其属于本领域的熟知设备,故其具体结构不在这里详述。
在实际设计中,单元体框架上还可连接有格栅中横梁36。如图1所示,整个格栅板块系统最上面的格栅板块单元体30上设有格栅中横梁36。
在实际实施中,上下相邻的格栅板块单元体30之间通过格栅底横梁32与格栅顶横梁33插接连接,水平相邻的格栅板块单元体30之间通过格栅立柱37插接连接,从而若干格栅板块单元体30之间连接成所需的一个格栅板块系统。
如图2至图4,格栅板块支撑系统40包括格栅横向拉杆44、格栅斜拉杆45,格栅横向拉杆44、格栅斜拉杆45的一端均通过耳板41与支座系统10连接固定而格栅横向拉杆44、格栅斜拉杆45的另一端均通过耳板42与格栅板块单元体30的格栅底横梁32或格栅中横梁36相固定。
在实际设计中,如图6,每个格栅板块单元体30可根据实际要求对应连接有合适数量的格栅横向拉杆44以及合适数量的格栅斜拉杆45,不受局限。
如图2至图5所示,支座系统10包括格栅支座11,格栅支座11通过螺栓组件12与建筑主体结构90固定,格栅支座11同时与连接件13一端固定,连接件13另一端穿过玻璃幕墙系统20、伸出至玻璃幕墙系统20的外侧(朝向室外的一侧)而与耳板41相固定。
如图2至图4,玻璃幕墙系统20可包括玻璃面板板块21以及介于上下相邻玻璃面板板块21之间且位于建筑主体结构90的楼板高度位置的铝板22。如图2,在实际设计中,支座系统10的连接件13穿出铝板22而露于室外。
在实际实施时,本发明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玻璃幕墙系统,并不局限于上述。玻璃幕墙系统PG电子科技20属于本领域的熟知技术,其具体结构不在这里详述。
如图1,相应一个或几个格栅板块单元体30呈向室外倾斜的状态并与其它呈垂直状态的相应一个或几个格栅板块单元体30使格栅板块系统整体形成所要达到的非平面造型。
使用时,通过电动转动装置61带动同一高度的所有格栅片组件或处于同一格栅板块单元体30上的所有格栅片组件同步转动,将格栅片31的仰俯角度改变到合适位置,从而满足采光与遮阳要求。另外,通过合理控制夜景照明设备50的照射亮度来满足夜景照明的实际需求。
1、本发明遮阳格栅系统结构、功能独立,从建筑幕墙的玻璃幕PG电子科技墙系统中完全独立分离出来,但两者互不影响,如本发明遮阳格栅系统的传力不会影响玻璃幕墙系统的受力。
2、本发明遮阳格栅系统与玻璃幕墙系统之间保持的最小距离应满足1.2m,从而有效保证了两者各自独立的日常清洗与维护。
3、本发明采用电动方式调节格栅片仰俯角度,既可满足不同光线条件下的室内采光与遮阳要求,又可保证室外的整体感官效果以及夜景灯光下的建筑整体效果。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及其所运用的技术原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任何基于本发明技术方案基础上的等效变换、简单替换等显而易见的改变,均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如您需求助技术专家,请点此查看客服电线. 金属材料表面改性技术 2. 超硬陶瓷材料制备与表面硬化 3. 规整纳米材料制备及应用研究
1: 建筑节能 绿色建筑能耗的模拟与检测(EnergyPlus);建筑碳排放和生命周期评价;城市微气候、建筑能耗与太阳能技术的相互影响;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空间回归方法用于城市建筑能耗分析;不确定性、敏感性分析和机器学习方法应用于建筑能耗分析(R);贝叶斯方法用于城市和单体建筑能源分析 2: 过
1.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设计 2.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及制造 3.专利布局及规避策略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