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南亚旅游市场蓬勃发展的今天,宿雾麦克坦国际机场(宿雾机场)正逐步从传统航空枢纽转型为智能旅行体验平台。作为菲律宾第二大繁忙机场及中部主要航空门户,2024 年客流量达 1,250 万人次,宿雾机场不仅承担旅客运输功能,更成为连接文化、创新、效率与体验的现代化枢纽。
从抵达那一刻起,科技与在地文化共同把“机场时间”变成“度假时间”。正如宿雾机场首席执行官 Athanasios Titonis 所言:“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将宿雾机场打造为菲律宾的旅游门户,更希望使其成为亚洲旅客心中高效、温暖且可持续的中转枢纽。”
宿雾机场坐落于菲律宾中部维萨亚斯群岛中心的麦克坦岛,西南距宿雾市中心约8公里。这一地理位置使其成为通往菲律宾中部各热门海岛的自然门户。
机场紧邻薄荷岛、杜马盖地、锡基霍尔等热门目的地,天然形成了“国际旅客-宿雾-各海岛”的黄金动线。这一定位直接破解了传统前往菲律宾海岛需经马尼拉转机的痛点:航班衔接冗长、多程票务复杂、行李反复提取。
宿雾机场凭借其战略化举措 “宿雾中转”(Cebu Connects),成功将地理优势转化为卓越的旅客体验。机场不仅推出了无缝的中转服务,拥有最短的中转衔接时间,更配备了完善的基础设施,能提供联程值机、行李直挂等一站式解决方案,这一系列服务大幅简化了国际与国内航班之间的中转流程。
多项数字化措施已全面落地:智能中转系统整合航班与旅客流线;AI客服支持多语言问答与导航;生物识别实现无感通关;自助值机与虚拟导览成为标准配置。
这些轻量高效的数字化举措为其赢得如 2025 年 Skytrax “全球改善第七大机场以”及2024年ASQ亚太地区最佳机场(500-1500万人次类别)等权威认可,也向旅游业界证明了其提供“可靠便捷动线 设计美学,文化融入空间体验
宿雾机场的国际航站楼(T2)本身就是一场视觉与体验的盛宴,由香港IDA公司与菲律宾知名设计师Budji Layug、Royal Pineda、Kenneth Cobonpue等联手打造。
宿雾机场的商业生态巧妙贯彻了“在地国际化”策略,让旅客在候机期间即可沉浸于地道菲式风味与购物氛围。
宿雾机场将可持续理念深植于从设计到运营的每一环节,已获得国际机场协会(ACI)一级碳认证。
机场还通过 “ECO-Watt 能源计划”(生态瓦特能源计划)采取了一系列节能措施,具体包括:启用建筑管理系统(BPG电子科技MS),实时监测能源消耗情况;安装屋顶光伏电站,为机场提供清洁能源;全面采用 LED 照明与太阳能路灯,节能率达 75%;配备智能变频驱动器(VFDs),优化设备能源使用效率。
中国作为菲律宾旅游关键客源地,是宿务机场国际战略的重心。机场通过多维度服务适配中国游客需求。
:针对中国旅业伙伴,机场不仅提供团队专属通道、包机合作等定制化服务,更通过 “硬件 + 航线 + 目的地” 的多维协同筑牢运营根基:全新平行跑道已投用,运营容量提升 25%-30%,既让航班起降更顺畅,也能高效承接团队客流与包机需求、降低延误风险;同时持续推动航司新增及恢复关键航线,例如菲律宾亚洲航空今年 11 月将重启宿雾至澳门直飞航线,马来西亚航空子公司萤火虫航空即将开通宿雾至吉隆坡直飞航线,为 “多目的地联游” 产品提供更多航线支撑;此外,机场还与菲律宾旅游部协同打造 “米沙鄢群岛门户”,支持包机开通宿雾至班塔延岛等小众高价值目的地航线,助力旅业伙伴丰富产品矩阵。
在宿雾机场,机场不再是功能性的交通节点,而是体验式的旅程序章。它用智能技术化解中转疲惫,以文化设计唤醒旅行灵感,更用可持续的运营理念指向未来航空枢纽的真正模样。对于旅业伙伴而言,宿雾机场是提升菲律宾产品体验与效率的关键拼图;对于旅客,则是一次崭新、温暖、高效旅程体验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