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基于光热耦合舒适智能化户外遮阳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遮阳调节系统和电
动外遮阳百叶;遮阳调节系统包括建筑信息模块,环境与人员参数记忆设定模块与建筑信
息模块连接;监测模块连接环境与人员参数记忆设定模块;环境与人员参数记忆设定模块
与监测模块相连;监测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记忆存储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热耦合舒适智能化户外遮阳系统,其特征在于,电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热耦合舒适智能化户外遮阳系统,其特征在于,电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热耦合舒适智能化户外遮阳系统,其特征在于,建筑
信息输入模块将输入的建筑相关信息、环境与人员参数记忆设定模块输入的相关信息传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热耦合舒适智能化户外遮阳系统,其特征在于,监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光热耦合舒适智能化户外遮阳系统,其特征在于,热环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光热耦合舒适智能化户外遮阳系统,其特征在于,光环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光热耦合舒适智能化户外遮阳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热耦合舒适智能化户外遮阳系统,其特征在于,数据
处理模块将监测模块处理的数据进行对光环境指标、热环境指标和综合能耗指标分别进行
评分,并再对三个指标进行综合评分,通过各时间段最高评分,得出外遮阳逐时控制策略。
目前,公共建筑大多都采用玻璃幕墙,因其较大的窗墙比,得以保证房间内良好的
采光效果,但与此同时,由于更多的阳光进入室内,影响到室内的光热环境,进而影响到人
员的光热舒适以及建筑耗能,所以在实际工程中,往往采用百叶遮阳的措施来降低能耗及
挡太阳辐射的有效率往往低于外遮阳方式,并且在百叶和玻璃之间易形成热岛效应,造成
热量向室内扩散,从而不能在源头上组挡太阳辐射进入室内,减少室内的辐射量,因此相比
能耗。以夏季为例,在阻挡阳光进入室内,降低冷负荷的同时,也会影响采光,可能需要开启
照明设备,导致照明能耗增加。冬季,则希望更多的阳光进入室内,降低热负荷,可以改善采
光效果。而且,无论冬夏季,都应避免炫光,同时考虑人体的热舒适;现有技术中,并没有充
户外遮阳系统,在结合光热耦合因素后,保证室内人员的热舒适同时确保房间的照明能耗
统和电动外遮阳百叶;电动外遮阳百叶位于房间外部;遮阳调节系统包括建筑信息模块,环
境与人员参数记忆设定模块与建筑信息模块连接;监测模块连接环境与人员参数记忆设定
模块;环境与人员参数记忆设定模块与监测模块相连;监测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记忆
存储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数据处理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遮阳调节系统的控制模块
括:建筑物的高度,朝向,外墙、外窗类型,输入控制房间的朝向、面积、高度,窗户朝向及数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环境与人员参数记忆设定模块,输入相关参数包括:夏季
空调设计温度、运行时间,人员数量,工作时间,活动水平,不同着装情况下服装热阻。
气流速,壁面温度,相对湿度,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强度,结合输入的建筑信息,采用
ecotect软件动态分析房间内太阳光斑变化,划分室内直射区与非直射区覆盖范围,计算室
内不同地点平均辐射温度;并且通过空气温度、壁面温度、人员服装热阻参数预测计算平均
标、热环境指标和综合能耗指标分别进行评分,并再对三个指标进行综合评分,通过各时间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光环境指标评分标准根据照度、眩光值进行评分;热环境
指标评分标准根据热感觉PMV预测值进行评分;综合能耗指标评分标准根据照明能耗、空调
制策略储存并反馈,重新经过光环境监测与分析模块、热环境监测及分析模块分析评估,看
模块;计时控制模块用于当间处于夜间时,自动将各个电动遮阳百叶关停;逐时控制模块根
据上述计时控制模块得出的控制策略,对外百叶遮阳角度进行逐时调整;人工控制模块用
气温度,空气流速,壁面温度,相对湿度,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强度,结合输入的建筑信息,
采用ecotect软件动态分析房间内太阳光斑变化,划分室内直射区与非直射区覆盖范围,计
算室内不同地点平均辐射温度;并且通过空气温度、壁面温度、人员服装热阻参数预测计算
断室内光、热环境的舒适性以及不同百叶角度对能耗的影响,实现充分考虑人体的热舒适,
图中,1、建筑信息模块,2、环境与人员参数记忆设定模块,3、监测模块,4、数据处
请参阅如图1‑5,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热耦合舒适智能化户外遮阳系统,
如图1所示,基于光热耦合舒适智能化户外遮阳系统包括遮阳调节系统和电动外遮阳百叶;
电动外遮阳百叶位于房间外部;分别安装在房间的各个受遮阳部位,驱动控制器用来驱动
连接;监测模块连接环境与人员参数记忆设定模块;环境与人员参数记忆设定模块与监测
模块相连;监测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记忆存储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数据处理模
块与控制模块连接;遮阳调节系统的控制模块与电动外遮阳百叶连接,用于实现对电动外
建筑信息模块用于输入目标建筑的相关信息,包含建筑物的高度,整体朝向,外墙
和外窗类型面积,还应输入控制房间的朝向,面积,高度,窗户朝向数量及尺寸,以及需要的
数具体包括夏季空调设计温度,运行时间,人员数量,工作时间、活动水平、不同着装情况下
的服装热阻。而且,环境与人员参数记忆设定模块具有记忆功能,次日采用记忆推荐值或进
环境、光环境和综合能耗的分析。具体的,监测模块分为:热环境监测与分析模块、光环境监
测与分析模块和空调负荷预测模块,这三个模块分别进行热环境、光环境以及综合能耗的
用于监测房间的空气温度,空气流速,壁面温度,相对湿度,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强度,结合
输入的建筑信息,采用ecotect 软件动态分析房间内太阳光斑变化,划分室内直射区与非
直射区覆盖范围,计算室内不同地点平均辐射温度;并且通过空气温度、壁面温度、人员服
空调负荷预测模块根据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强度和室内温度,采用DEST热环境模
数据处理模块将监测模块处理的数据进行对光环境指标、热环境指标和综合能耗指标分别
进行评分,并再对三个指标进行综合评分,通过各时间段最高评分,得出外遮阳逐时控制策
略。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计算房间人员的照明能耗,空调能耗,然后按照能耗指标评价
标准进行评分,同时也把监测过程中得到的人员眩光值,热感觉投票按照相应的DGI、PMV评
分标准进行评分;第二部分,将得出的评分进行标准化处理,再计算每个指标的信息熵,再
将信息熵转化为各指标权重,最后把三个指标的评分代入公式6得出各工况房间综合评分,
监测模块的热环境监测及分析模块对监测房间的空气温度,空气流速,壁面温度,
相对湿度,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强度,结合输入的建筑信息,采用ecotect软件动态分析房
间内太阳光斑变化,划分室内直射区与非直射区覆盖范围,计算室内不同地点平均辐射温
度;并且通过空气温度、壁面温度、人员服装热阻参数预测计算平均热感觉 PMV投票。
根据GB 50033‑2013《建筑采光设计标准》,不舒适眩光指数(DGI)的评价标准见下
室内光环境评价指标为不舒适眩光指数DGI。设定DGI≤16时,室内光环境舒适性
为优;16~18时,舒适性为良;18~20时,舒适性为中;20~22时,舒适性为差;DGPG电子平台I>22时,舒
适性为不可接受。舒适性的优、良、中、差、不可接受分别对应评分100/75/50/25/0,如下图
50019‑2015《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中对室内PMV的规定,把PMV对应的评
能耗的评分根据实际模拟出来的能耗数据对比所得,能耗最大时评分为0,能耗最
其中,常数k与样本数m有关,对于一个信息绝对无序系统的系统,其熵值最大,此
评分判断室内光、热环境的舒适性以及不同百叶角度对能耗的影响。最终得出不同遮阳角
度下评分汇总表,选取每个时间段评分最高的角度作为逐时段外百叶遮阳的控制角度。
对比。记忆存储模块将经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得出的逐时控制策略储存并反馈,重新经
过数据模块中进行光环境、热环境等模块分析评估,看是否满足人体光热舒适,节能等条
采取计时控制、逐时控制、人工控制方式,计时控制是当房间处于夜间时,自动将各个电动
遮阳百叶关停,逐时控制是根据上述得出的控制角度策略,对外百叶遮阳角度进行逐时调
工作原理:将建筑信息输入至建筑信息模块,所述的建筑信息包括建筑物的高度,
朝向,外墙、外窗类型,输入控制房间的朝向、面积、高度,窗户朝向及数量、尺寸,外遮阳百
叶类型及结构尺寸;提前在环境及人员参数记忆设定模块中预设环境及人员参数,环境及
人员参数具体包括夏季空调设计温度,运行时间,人员数量,工作时间、活动水平、不同着装
情况下的服装热阻;通过上述输入的建筑信息、环境及人员参数经过监测模块的热环境监
测与分析模块、光环境监测与分析模块和空调负荷预测模块进行热环境、光环境以及综合
能耗的分析;数据处理模块根据监测模块得出的热环境、光环境及综合能耗的分析数据分
别进行热环境指标、光环境指标和综合能耗指标的评分,并再对三个指标进行综合评分,通
过各时间段最高评分,得出外遮阳逐时控制策略。将处理后的相应的控制策略通过记忆存
储模块存储,为下一年的控制提供数据的模拟对比;记忆存储模块将经数据处理模块数据
处理得出的逐时控制策略储存并反馈,重新经过光环境、热环境等模块分析评估,看是否满
足人体光热舒适,节能等条件。数据处理模块将得出的控制策略输出至控制模块中,控制模
块实现对外遮阳百叶的控制;控制模块通过计时控制模块、逐时控制模块和人工控制模块
分别对外遮阳百叶进行计时控制、逐时控制和人工控制的方式;计时控制模块用于当间处
于夜间时,自动将各个电动遮阳百叶关停;逐时控制模块根据上述计时控制模块得出的控
制策略,对外百叶遮阳角度进行逐时调整;人工控制模块用于当有一段时间控制角度为满
工程实施时间为夏季6月12日至6月28日,实际地点为青岛市某写字楼西向房间,
办公室尺寸为24.8×8.6×3.9m,西向为玻璃幕墙,北向,南向,东向墙体为内墙。
空调夏季运行时间为9:00到17:00,具体设计温度为26℃,工作人员工作时间为9:
人员的眩光值变化如图3所示。根据热环境参数和人员服装热阻预测计算的热感觉投票变
由各时间段的最高评分可得,夏季外百叶角度遮阳的控制如下:9:00~10:00,
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
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