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年的建设,目前,昆明医科大学援建龙陵县象达村仿野生石斛种植示范点初显成效,象达村4000名农户通过参与种植、管理、采摘等环节,实现了就近就业。
石斛因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和市场需求,成了龙陵县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自20世纪90年代末起,象达村便开始人工种植石斛,主要以大棚种植模式PG电子官方网站为主,目前有人工种植石斛450亩。近年来,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加之种植户使用化肥农药,导致石斛品质难以保证,产业发展前景堪忧。
如何在提高种植户收入的同时,有效保护耕地资源,助力石斛产业振兴?昆明医科大学驻象达村工作队对当地石斛种植环境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制定了科学的种植规划。2024年,由昆明医科大学校友会基金会资助10万元,在象达村咕噜河小组建成了一个仿野生石斛种植示范点,占地面积3.8亩,绑种石斛2.8万株。
初始种植历时两个半月完成,种植成活率达89%。因不用搭建大棚、苗床、遮阳网等设施,每亩投资减少50%左右。据悉,示范点打造第3年即可产生效益,推广种植后将带动村民增收。
为了确保石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驻村工作队还积极提升石斛的附加值,助力当地开发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石斛产品,拓宽石斛产业的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