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要求,一是增强防灾主动性。加强部门会商研判,制定防灾减灾应急预案,提早做好蔬菜生产相关物资技术准备。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和应对措施,通过灵活多样的渠道,第一时间通知到生产主体,帮助生产主体解决实际困难。二是落实关键技术措施。降雨较多地区要抓紧疏通菜田沟渠,提前加固老旧设施,有条件的高山蔬菜产区加快完善防雨、防雹设施。干旱及高温地区做好灌溉水源储备,强化遮阳保墒。做好肥水调控,增强植株抗逆性。强化病虫防控,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措施,保障蔬菜质量安全。蔬菜绝收田块,以及种植粮食等其他作物田块因错过农时不能改种补种的,要根据市场需求,有序改种补种紧缺蔬菜品种,弥补灾害损失。三是做好秋播育苗准备。黄淮海、长江流域等部分地区陆续进入秋菜育苗和换茬关键时期,要积极发展集中育苗,加强育苗管理,培育壮苗。做好种苗生产调度,加强地区间种苗调剂,切实保障各地尤其是受灾地区种苗供应。四是促进顺畅流通销售。加强蔬菜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信息监测预警,引导蔬菜种植户和经营者合理安排生产经营活动。积极发展多种销售模式,提高PG电子平台产销对接效率,切实保障菜农收益。完善预冷保鲜、冷链物流等配套设施,减少采后损耗。配合交通运输、公安等部门,落实好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提高流通效率。4月20日,2023中国农业展望大会在京召开,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吴孔明出席会议并致辞。
徐海波是政策的众多受益者之一。他放弃城市高薪工作,毅然回到妻子的家乡黟县屏山村创业,创建了黟县有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全面实行数字化管理和精细化耕作。近年来,有农公司采取联合、流转、托管、入股、代耕代种等方式,对黄山、滁州等市的6个县区35个村共7.15万亩土地进行整合,辐射带动农户1.6万余户。通过“龙头企业+科研院校+合作社+农户”的方式,组成优质粮油生产联合体,推动山区小农户及零散土地规模化整合、机械化耕作、全产业链经营和全程社会化服务,粮油等农产品年产值1.5亿元,形成山区小农户向现代大农业升级的“有农模式”。
一是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补税8500万元,因这笔税款被追溯至1994年,使得税务“倒查30年”成为舆论焦点。二是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收到当地税务要求补税PG电子平台5亿元的通知,最近企业宣布停产。